实时:急诊科护理团队的“领头人”——梁潇

2023-05-17 23:59:20    来源:北京护理学会

为激励广大护理科技工作者立足本职、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树立先进典型,引领广大护理工作者为推动护理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中华护理学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023年“杰出护理工作者”推荐宣传活动。根据中华护理学会有关通知精神,北京护理学会负责组织北京地区推荐宣传工作。


(资料图片)

梁潇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科科护士长,主任护师。兼任北京护理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秘书、整合医学急诊分会委员、中华护理学会门急诊委员会专家库成员。承担护理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累计发表统计源论文30余篇;主编4部专著,参编专著、书籍十余部;获批发明型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美术著作权1项,专利转化1项。

她,是护士心中的“贴心人”,是医生眼里的“千面手”;临床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困难,不管面临怎样复杂难缠的局面,只要有她在,大家的心总是安定的,因为大家相信,只要有她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圆满顺利的解决;所有的危机都能化险为夷。她就是急诊科护理团队的“领头人”——梁潇。32年来她一直坚守在急诊工作第一线,用满腔激情的坚守,打造出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专业护理团队。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1998年,工作第6年的她,作为急诊科最年轻的党员,勇敢的冲上了抗洪救灾的第一线;2003年,护士长任职第3年,她带领队伍2次进入SRAS隔离病房第一线;2009年,她踏上了科护士长的岗位,成为急诊科116名护士的“大家长”,肩上的担子变得更重了,不变的依然是她的初心,每一次重大抢救,她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最前线,组织护士迅速分流病人,调配抢救人员和物资、协调科室配合……保证所有抢救工作高质量的完成,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面对3年的新冠疫情,她细心的制订并督导落实各项应急流程,查隐患、重细节、筑屏障,在整个疫情期间,急诊科始终保持着365天×24h的高效运转。特别是在2022年12月的“疫情决战阶段”,急诊量从单日的400余人激增至近千人、每日都会有近百辆急救车呼啸而来……各种数据节节攀升、不断刷新着记录。面对空前的压力,她沉着冷静,稳如磐石,连续9天留下90岁老母亲独自在家,舍小家顾大家,始终坚守在急诊第一线,和急诊医护人员并肩战斗,一起迎来抗疫的曙光。

工作中的她,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创新。她未雨绸缪,反复练兵,构建了科内护士应急替代机制,使得急诊科护士个个雷厉风行,独当一面,充分保障了应急事件中护士调配有条不紊,成为医疗安全的护航人;她立足临床,守正创新,针对急诊科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短一长”的工作方法。所谓一短,主要是针对急诊流水和抢救区域,在她的带领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绿色通路、急性胸痛绿色通路、高危孕产妇绿色通路……条条畅通,缺血性卒中患者DNT从120分钟缩短至27分钟,为卒中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医院成为北京市卒中质控中心主任单位,获得2018年国家质量奖;而“一长”主要针对急诊留观、病房和ICU组,她倡导护士开展延续性护理,患者满意度常年保持在98%以上。

在她的带领下,急诊科各项护理工作蒸蒸日上。“天使在身边”公益品牌活动,连续5年完成十场的心肺复苏培训,受益人群达到数万人,受到社会广泛的肯定。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

作为科室护理科研工作的引领者,她始终坚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她组建了以护士研究生为核心的“科研梦之队”,搭建出医护合作的桥梁,2022年急诊护理团队实现SCI “零突破”,科室全员科研的势头已初见雏形;同时她个人承担护理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累计发表统计源论文30余篇,主编4部专著,参编书籍数十本,获批专利10项,进行专利转化一项,成为急诊护理科研的中流砥柱。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她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急诊护理教研室主任,是急救护理学、护理伦理与法课程负责人,每年承担理论授课12学时;同时担任急诊科临床实习和规培教学的负责人、中华和北京护理学会急诊专科护士基地负责人、营养基地急诊教学负责人,每年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两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3项,院级课题2项,获得北京护理学会第四届护理成果二等奖、首都医科大学校级本专科在线教学百篇优秀案例二等奖等诸多荣誉。

32年的急诊生涯,岁月蹉跎了青春容颜,也见证了她的成长与奉献。她用积极自律的个人魅力影响并带动着一个群体,造就了急诊科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护理团队,并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

编辑:孟盈

审核:李春燕

北京护理学会

微信号:bjhlxh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