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究竟是福利还是绝望?

2023-07-08 04:21:17    来源:鹰瞳世界

UBI,即 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无条件基本收入),也被称为是 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

AI技术▲


(相关资料图)

UBI 提倡国家应该为普通大众提供“无条件的”基本收入,即不论贫富、年龄、性别、健康与否,所有人均可享有同等数额的基本收入,以保证人们的基本生存。

UBI 这个概念最早源于英国社会学家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美国 2020 年总统大选的华裔参选人杨安泽提出了名为“自由分红”的 UBI 主张——每个月给每位美国成年人发放 1000 美元。此外,特斯拉 CEO 埃隆·马斯克、Facebook 创始人扎克伯格、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等名人也都在呼吁 UBI。UBI 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支持者认为,UBI 能消除贫困,提高全民的社会福祉,促进经济发展;反对者认为,UBI 会让很多人失去工作的动力,实质是在变相地鼓励好逸恶劳。

全球互联▲

UBI社会构想给我们的提示。

可以假想一下:每人100平方米的住房,一辆车,每月1万美元的生活费(按照目前物价)。从纯技术或生产力角度考虑,这个标准的UBI还真可能实现。虽然UBI尚未达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但它使所有人的生活都达到较高水平,且非常公平地解决了失业和贫富悬殊问题,似乎可谓普天大福利。

UBI,多么美好。但是,假如真的实现了,它真的会很美好吗?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上世纪,经济学家凯恩斯曾预测,到21世纪,由于生产力非常发达,社会财富大幅增加,人们会过得非常富足和悠闲。他的预测对了一半,错了一半。他对财富增长的预测是准确的,全球生产力大幅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几乎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很大改善,但是他对生存状态的预测则是完全错误的。人们不但没有变得悠闲,反而越来越忙碌,陷入越来越强烈的竞争之中。UBI能突破“凯恩斯魔咒”吗?(“凯恩斯魔咒”可以理解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没有带来生活幸福感的提高,甚至幸福感降低。)

人工智能▲

社会认可必须基于差异。

如果人类像动物一样,只有生理欲望,UBI就不仅能突破“凯恩斯魔咒”,而且能够突破“澳洲野兔循环”。“澳洲野兔循环”是指野兔不断繁衍,导致自然资源相对匮乏,进而导致野兔大量饿死,然后使自然资源又变得相对充分,野兔又大量繁衍……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如果人类只有生理欲望,人工智能可以使生产力迅速提高,突破资源匮乏的困境,使人类突破“澳洲野兔循环”。

但麻烦在于,人类不只是动物,还是“万物之灵”。动物的欲望似乎没有层次,只有生理欲望或本能欲望,但人类的欲望(或需求)是有层次的。人类不只有生理欲望,还有社会欲望;而且,当生理欲望的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后,社会欲望会越来越强。社会欲望最核心的内容是获得社会认可(或一般意义的、中性的虚荣)。例如各种“显摆”,喝名牌酒、背名牌包、用名牌香水、开豪车、炫富等等,都是社会欲望的表达。

可以看到,某些一线品牌和二线品牌的使用价值差别很小,但价格差别很大。跟二线品牌相比,一线品牌给购买者带来的使用体验感差异很小,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它带来的心理感觉差异却很大,这种心理感觉差异就是社会认可不同所导致的;用日常的话说,一线品牌能带来更大的虚荣感。在满足基本生理欲望后,人的努力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欲望,并以获取社会认可为最重要目标。这意味着,UBI所导致的社会效应,远不是构想的那么简单和美好。

深入分析可发现,生理欲望的满足是对象与生理性的人的关系,而社会认可是他人与社会性的人的关系。前者不须要基于差异,而差异却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例如,某种食物能缓解饥饿,食者不必与他人比较。但如果某人既想缓解饥饿,又想炫耀比他人有钱,而选择了一种很高级的食物,前一欲望的满足无须基于差异,但后一欲望的满足则须要基于差异。

一个人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也能吃饱,但一个人不可能在荒岛上炫耀。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一个人似乎也可以“臭美”(自我感觉获得某种认可,如包括相貌、才华等方面的孤芳自赏),但他总会想象他者,认为自己比他人优秀。因此,在一群人中,如果所有人都是同等的,则既没有人被认可,也没有人被鄙视。一个人要获得认可,他必须按照特定价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优秀于他人。他的优秀程度越高,则越容易被认可。

小小寰球▲

超级人工智能AI抹平差异带来的问题。

但是,在以AI为主要驱动的未来高技术社会中,由于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所以,越来越多人无法跟AI(等技术)竞争,人们生产的产品跟AI生产的产品相比,都毫无价值,因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差异被抹平了。换言之,在人与人之间相比,可能甲的水平40分、乙50分、丙60分,但他们与AI相比,都是不合格的。AI所提供的产品不但优质,还廉价。如果所有人都不能提供比AI所生产的产品更优质的产品,他们相互都不构成差异,因而都不可能获得认可。

如果AI能实现自我进化,人类将完全无用;如果不能,能够提升AI能力的人会越来越少。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都会被AI抹平(对于剩下的越来越少的能提升AI能力的人,可以不作讨论)。一个能考上顶级名校的人和一个普通人并无区别。

因此,未来的高技术社会将抹平差异,抹平所有人,进而抹平努力,使个人努力无法制造与他人的差异,以致无法比他人更优秀,不能获得社会认可,使社会欲望得不到满足,走向绝望。

点点互联▲

抹平的社会如何建构人类生活意义。

当几乎所有人都被抹平后,人靠什么来提供生活意义?根据UBI构想,在生理欲望层次,每个人都可以活得很滋润。但是,人毕竟不是动物,它须要建构生活意义。生活意义的建构,首先是满足生理欲望,其次是满足社会欲望。生理欲望大体被UBI满足了,社会欲望怎么满足?

如果UBI构想实现了,人们的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麻烦在于:无论人们干什么,都没有意义。因为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由AI以优质低廉的方式提供,所以,无论人们做什么,都不可能为他人(或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东西。即便某些人不甘于UBI的饲养,试图通过努力来超越AI,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获得更多物质利益或社会认可,但由于AI越来越强大,所以这种可能性也越来越趋近于零。

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等高新技术,正在加速对劳动力的替代。这引发不少人的担忧:大量的人找不到工作,他们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彼时除了活着,像澳洲野兔那样活着,还能做什么?除了活着本身,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想做快乐的猪,UBI就是天堂;如果想成为卓异的苏格拉底,UBI就是绝望。

因此,的确可以追问:UBI,究竟是福利还是绝望?

人机PK▲

笔者认为未来已经到来,人工智能已逐步取代越来越多职业,资源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基尼系数只会越来越大,贫富差距所产生的社会冲突只会越来越明显。虽然UBI并非能解决贫富差距,但能帮助人们无需担心因失业而没有收入,减少社会矛盾,让人们无需过多顾虑地在职业上发挥自己更多的可能。

《迎接美好新时代》 金秋的风,送袅袅暗香而来。 霜中的菊,献片片芳菲一季。 吻夕阳余辉,爱溢出温柔的眼眸。 望四野安详,激情飞上诗句。 听黄河汩汩,载无数苦难历史。 观河沙沉沉,积淀多少回忆。 满目疮痍,是你旧时的容颜。 儿时的艰辛,留下了不灭的烙印。 风霜雪雨,半个世纪的搏击。 渊远流长,五千年文明的足迹。 历史的长河,翻滚着昔日英勇的浪涛。 时光的琴弦,弹唱着今日辉煌的旋律!

标签:

上一篇:猫猫头中风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