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平等热点议题

2023-07-27 17:30:39    来源:中国妇女报官方客户端

阅读提示

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权益、促进女性发展、推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议题。在近日召开的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年会社会性别专委会分论坛上,九位发言人对当前人口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平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汇报。投稿本次论坛的研究成果近半数集中在低生育率下女性工作与家庭相冲突的研究领域,其次是新时代女性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及如何进行权益保护。


(资料图)

■靳小怡

近日,中国人口学会2023年年会社会性别专委会分论坛“人口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平等”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九位发言人对当前人口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平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汇报。论坛分为两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由西安交通大学靳小怡教授担任主持人,西安财经大学韦艳教授担任点评嘉宾。第二单元由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杨慧副研究员担任主持人,南京大学许琪副教授担任点评嘉宾。

劳动参与中的性别平等研究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杨慧副研究员分析了数字经济中的就业性别结构。研究发现2010—2021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女性从业人员由42.10万人增加到199.30万人,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女性占比由22.66%提高到38.39%,经过10多年的发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从业人员的性别差距在不断减少。

辽宁大学王玥研究员与博士生孟婉荣通过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6、2018、2020年的数据分析发现,虽然当前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性别不平等现象,但是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就业水平、增加工资收入,尤其是女性就业方面,进一步缩小了性别工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能为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平等赋能。

复旦大学王雪辉副研究员与本科生段瑞怀聚焦变迁中的“父亲”,系统梳理了国内父职参与及父职规范的研究。他们认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男—公共/女—家庭的分工模式有了一定的置换和内部重合。“关爱父亲”的现代父亲新范式要求父亲积极参与子女日常生活,向子女提供充足的照料、指导和陪伴,新范式的形成和实践要警惕父权文化和传统男性气质的回潮。

河南师范大学李欣欣副教授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聚焦低生育率背景下职业女性母职困境的形成与化解,提出了当代职业女性母职困境的新表现,这一困境形成的机制源于母职生态系统的错位与矛盾,而职业女性母职困境的消解路径是充分考虑城乡、阶层、世代、地域文化间的差异,重构两性在母职实践的角色分工,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中南大学张晓倩讲师基于2021年“低生育率背景下育龄家庭的生育机制与生育支持研究”全国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家庭生育支持能有效调节工作—家庭冲突对再生育意愿的负面影响,家庭关系轴心下移是生育转变过程的作用机制之一,形塑了具有复杂现代性特征的中国生育转变过程。

韦艳教授对几位老师的研究进行了点评,她认为,这5篇文章中既有量化研究又有质性研究,研究质量较高。杨慧针对数字经济下女性就业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建议在后续研究中,从乡村振兴、数字乡村出发,聚焦数字经济对农村女性就业的促进作用。王玥与孟婉荣的研究是非常规范的实证研究,但由于省内各市异质性较大,将省级数据嵌套到家庭层的分析还有待推敲。王雪辉与段瑞怀通过对相关研究历史脉络的梳理讨论父职的变迁,在目前父职参与普遍缺失的背景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建议从区域文化差异探讨父职参与特征。李欣欣以生态系统解构母职困境,形成了研究母职问题的理论框架,但嵌入生态系统理论的理论逻辑,如何回应研究问题仍需要再推敲。张晓倩的研究理论扎实,利用2021年三孩政策实施之后的最新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进一步加强实证研究设计的理论对话,细化生育意愿的变量设计。

老年人的性别问题与性别失衡研究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主编陈业强教授与编辑李恃帆的研究指出,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速快,“老龄人口女性化”“高龄人口女性化”特征突出。通过研究发现,农村老年女性存在享有退休金的比例更低、患慢性病比例更高、受教育程度更低、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更少、社会参与率更低的问题。解决农村老年女性养老问题,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是解决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的基础。

湖南师范大学刘茜副教授与本科生王淼珲基于2021年长沙市某区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微信使用、活动参与对老年人认知健康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微信和活动的影响下,女性认知功能比男性更明显,这体现了明显的中介效应。

复旦大学博士生陈玉娇基于对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我国出生性别比越低的地区发生婚前同居的概率越高,男性、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非农户口且居住在城镇、童年(12岁)没有迁移经历的受访者具有更高的初婚前同居比例。较年轻世代的受访者初婚前同居比例更高,而较年长世代则反之。

华中科技大学果臻教授与博士生董琳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探究新时期出生性别比持续下降进程中的结构性失衡特征和规律,发现出生性别比偏高既展现出总体渐趋正常的积极态势,也存在部分地区和人群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严峻现象。2010—2020年,东部和中南地区仍是出生性别比失衡的重点地区,一孩出生性别比失衡既没有明显缓解,三孩及以上出生性别比仍严重失衡。城乡、教育结构变动对全国一孩出生性别比的下降起到积极作用,全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贡献人群从农村转为城镇,从二孩转变为一孩,从初中及以下转变为高中及以上。未来出生性别比下降过程中可能存在减缓下降速度和低位波动的风险。

许琪副教授在点评中谈到,这单元的四个研究聚焦目前的诸多热点问题,包括婚姻与性别、农村养老、数字鸿沟和老年人健康等。陈玉娇研究的婚前同居是当下的热点问题,从性别比角度探讨了同居问题是重要的创新,但需要进一步厘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逻辑关系、细化CFPS数据的构造与研究方法应用的解释、深入分析结论背后的原因,探讨影响性别比在宏观层面的变量,如文化、经济和社会环境等。陈业强与李恃帆的研究关注农村养老问题中的难点与困境,在对策建议方面还需加强可行性,从而推动健康老龄化和乡村振兴的落地。刘茜与王淼珲的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但需要注意微信使用和认知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问题,建议使用追踪数据或工具变量优化数据和方法;要关注老年人网络使用的负面影响,如老年人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出现,要客观评估网络或智能手机使用对老年人的影响,应进一步探讨如何引导老年人使用网络;最后,进一步加强与性别问题的结合,挖掘互联网与认知健康背后的性别机制。董琳与果臻使用的七普数据更新了对原有出生性别比的测算,这是对先前研究的推进,建议进一步解释和讨论城镇化率提升对出生性别比的贡献,以及文化观念改变对世代更替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少子老龄化时代,在人口负增长与后疫情、高风险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往往是最容易受到冲击的群体。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权益、促进女性发展、推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构建,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议题。投稿本次论坛的研究成果共36篇,研究领域涉及低生育率下的父职与母职、数字经济下的女性就业、老年人的性别平等问题、婚育观念与行为、婚姻匹配与婚育质量、性别失衡的人口社会后果等其他议题。近半数的成果集中在低生育率下女性工作与家庭相冲突的研究领域,其次是新时代女性老年人的数字鸿沟问题及如何进行权益保护。本次论坛的投稿论文研究范围广泛、论文质量普遍较高。新的人口形势与新时代人口均衡发展的时代需求,为我国的性别平等与女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社会性别领域的研究可望取得更大的发展。

(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